当前位置:首页>>女人>>女性保健

貨幣市場2024年再回顧與2025年展望

三是發行端國有大行占比有所提高,投資者以非法人產品、農商農信、國有大行為主。從發行人結構看,2024年國有大行發行8.68萬億元,占比28%,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股份行發行7.99萬億元,占比25%,同比降低2個百分點;其餘機構發行14.74萬億元,占比47%,同比持平。從投資人結構看,同業存單持有規模前三位為:非法人產品持有11.26萬億元,占比58%;農商農信持有2.18萬億元,占比11%;國有大行持有1.97萬億元,占比10%。其中,國有大行和非法人機構較2023年均有所增持,主要由於在收益率大幅下行背景下,通過加大同業存單投資力度提升融資盈利。

三、2024年貨幣市場運行特點與影響因素分析

2024年,銀行、非銀利差先收窄後回升,銀行資金融出先分散後集中,市場杠杆率先降後升,三季度後出現“月中收緊、月末轉鬆”的特征。

一是市場供需結構兩度發生調整,流動性分層總體減弱。第一階段為4月至9月,在嚴查“手工補息”、金融核算方式調整、存款降息等因素綜合推動下,銀行存款外流至非銀,融出規模下降,非銀資金充裕、融入需求減弱。9月下旬銀行融出餘額為4.5萬億元,較年初峰值大幅減少4.5萬億元;非銀淨融入餘額為2.9萬億元,較年初峰值減少2.6萬億元。當期非銀與銀行信用利差均值為7BP,較一季度降低7BP,其中5月最低為1BP,流動性分層一度接近“消失”。第二階段為10月至12月,受9月央行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影響,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增加,資金快速流入股市,非銀固收類產品贖回壓力加大,被動融入需求增加。11月同業存款自律調整落地,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5年貨幣政策“適度寬鬆”,市場機構提前交易資金寬鬆預期,加杠杆意願走強,主動融資需求保持高位。10月至12月非銀淨融入餘額回升至4.5萬億~5.0萬億元,流動性分層重現。當期非銀與銀行信用利差均值為15BP,回升至年初水平。

二是銀行內部資金呈現分散化、同業化趨勢,資金麵日內波動加大。從銀行內部資金分布看,年中資金呈現分散化,年末集中度有所提高。4月禁止“手工補息”對銀行特別是大行負債衝擊顯著,且大行信貸投放力度大於中小行,使得銀行內部資金進一步分散。年中大行淨融出額占銀行總淨融出額約80%,較年初峰值122%明顯下降。9月降準落地後,銀行負債壓力減輕,大行淨融出額占銀行總淨融出額比例重回90%以上,但較年初仍有所下降。從存款結構看,出表的一般性存款資金或經由同業存款重新回表。5—11月非銀存款大增4.5萬億元,同比多增3.4萬億元,同期企業存款減少0.45萬億元。12月後,受同業存款利率自律機製落地影響,同業存款有所減少。同業存款較一般存款波動更大、流動性更強,對銀行融出力度與節奏產生影響,進而放大市場日內波動。2024年8—9月,市場多次出現早盤需求旺盛、午後市場轉鬆的現象,日內早盤與午後隔夜利率相差近20BP。

三是受監管引導防空轉與提示長債風險、市場提前交易“資金寬鬆”預期、同業存款自律措施落地等因素影響,市場杠杆率先降後升。2024年前三季度,市場呈現“資產荒”,非銀機構總體欠配,去杠杆效果明顯。8月末全市場回購餘額為9.8萬億元,較年初峰值減少2.2萬億元,全市場杠杆率由年初峰值109%降至9月末106%。10月後,在權益市場回暖、同業存款自律措施落地、12月政治局會議定調2025年貨幣政策為“適度寬鬆”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債市投資情緒高漲,非銀機構“搶配資產”動力旺盛,全市場回購餘額升至11.5萬億~12.5萬億元,杠杆水平升至108%。

四是8月後跨月資金麵緊張現象明顯弱化,呈現月中偏緊、月初與月末寬鬆格局。受季度MPA、月度LCR與信貸規模等考核指標影響,月末等時點銀行融出規模與結構有所調整,資金利率抬升明顯。2024年1至7月,月末最後5個工作日R001均值為1.92%、R007均值為2.17%,分別較非月末時點高10BP、21BP。8月後,跨月資金麵緊張現象明顯弱化。月末最後5個工作日R001均值為1.61%、R007均值為1.94%,分別較非月末時點低7BP、高7BP。一方麵,央行將每月MLF操作時點由月中15號改為月末25號,加大月末資金投放力度。另一方麵,信貸需求持續偏弱,月末銀行可用於向非銀融出的各類指標空間增大,加大貨幣市場融出力度。

四、2025年貨幣政策與貨幣市場展望

當前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風險挑戰增多,國內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階段,穩增長仍需寬貨幣支持。2024年底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在此背景下,預計2025年央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擇機降準降息,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充裕,結構上加強對實體精準支持,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為經濟增長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銀行體係流動性將整體延續較為充裕局麵,但受內外部多方麵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個別時段資金利率或波動加大。

(一)貨幣政策方麵

一是政策基調上,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持續了14年的穩健貨幣政策基調轉變為“適度寬鬆”,中國人民銀行2025年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預計央行總體仍將保持支持性政策立場,保持一定的投放力度。二是政策工具上,預計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繼續靈活開展公開市場回購操作,做好與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通過加大買斷式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力度投放中期資金;按照“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的原則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適時加大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結構性政策工具操作力度,支持資本市場穩定與做好“五篇大文章”。三是政策傳導上,預計將繼續強化7天逆回購利率基準作用,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傳導機製,推動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推進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轉變。

(二)市場行情方麵

一是從短期看,受多方麵內外部因素影響,2025年一季度資金利率或仍保持在相對較高位置,稅期、季末等因素可能推動短期回購資金利率短時走高,同業存單供給保持高位,存單利率或在當前相對較高水平持續震蕩。貨幣政策操作靈活,流動性將維持整體平穩,具體節奏取決於國內宏觀經濟與外部環境。二是從中長期看,貨幣政策基調適度寬鬆,預計將適時降息降準,貨幣市場利率中樞存在下行可能。同時在同業存款利率自律調整影響下,全市場流動性分層較年初將有所緩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推荐排行

  • A股市場回購春潮湧動 多家上市公司更新“進度條”
  • 重磅!百勝中國宣布新任CFO
  • 江淮汽車:2月合計汽車銷量2.69萬輛,同比下降9.17%
  • 商務英語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商務英語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