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中消協發布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由於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諸多影響,部分消費領域投訴較突出,防疫用品價格和質量問題成投訴焦點。 據統計,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61522件,其中,商品類投訴247796件,占投訴總量的44.1%;服務類投訴288797件,占投訴總量的51.4%;其他商品和服務類投訴有24929件,占投訴總量的4.5%。 在商品類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食品、醫療器械、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通訊類產品。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在前十位類別中,醫療器械類、食品類、衛生清潔用品、房屋、家具同比上升較多。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上半年疫情影響,醫療器械類投訴上漲近40倍,有關衛生、清潔用品同比增加147.4%,首次進入商品投訴前十位,排名第十位。 中消協介紹,疫情期間,衛生清潔用品、醫療器械成為剛需,需求量大。部分經營者趁機哄抬物價、以次充好,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成為消費輿情和投訴焦點。 消費者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部分不法商家哄抬物價,甚至同批次產品,短期內連續漲價。二是商家虛假宣傳,以防疫為噱頭,誇大或虛假宣傳普通口罩的防護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醫用口罩。三是防疫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經營者以次充好,銷售假貨、三無產品。四是發貨超時問題,一方麵受疫情影響,快遞未完全恢複運營,導致商家發貨慢;另一方麵部分商家存在惡意砍單。 如,消費者在某網購平台購買口罩付款後,商家無法供貨,引發群體性投訴。對此,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及時聯係屬地消協約談涉訴公司,指導商家采取商品下架、增加客服人員、訂單“秒退”、聯係供貨、全天無休等手段,化解消費糾紛。 網絡購物投訴問題多發。疫情期間,網絡購物帶來消費便利,受到消費者青睞,但也引發了較多消費糾紛。網絡購物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網購商品質量低劣,存在安全隱患。如網購打蛋器有漏電現象,屬三無產品等。二是合同違約花樣頻出。如產品與宣傳、承諾不符,缺斤少兩,不能按時發貨,經營者單方砍單等。三是平台在線客服不能及時跟進處理,特別是傳統線下超市的APP,線上線下脫節,運營的準備及管理不足。四是配送不規範。有的未經消費者同意,直接將物品放置在自提點或快遞櫃。五是疫情期間部分“無接觸配送”,因缺乏保溫措施,導致生鮮、外賣變質。
(责任编辑: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