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蒼髯如戟網
第一台個人電腦(第一台個人電腦誕生)
像計算機曆史上的許多發展一樣,早在製造這種機器的技術出現之前,人們就已經想到了一些關於GUI計算機的想法。第一個表達這些觀點的人是萬尼瓦爾布什。在20世紀30年代初,他首先寫了一個他稱之為“Memex”的裝置。他想象它看起來像一張桌子,有兩個觸摸屏圖形顯示器,一個鍵盤和一個掃描儀。它將允許用戶通過使用與超鏈接工作方式非常相似的鏈接來訪問所有人類知識。這個時候,數字計算機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所以這種設備沒有辦法真正發揮作用,布什的想法在當時也沒有被廣泛閱讀和討論。
然而,大約從1937年起,世界上一些團體開始製造數字計算機。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可編程計算機的生產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和資金,從計算火炮射表到破解敵人的秘密密碼,可編程計算機無所不能。真空管的完善和商業化生產為這些計算機提供了一種有用的快速開關機製。1945年,布什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舊觀念。正是這篇文章激發了年輕的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去嚐試並真正製造這樣一台機器。
早期的動態信息設備,如雷達顯示器,使用輸入設備直接控製計算機創建的數據,這為後來圖形界麵的改進奠定了基礎。一些早期的陰極射線管(CRT)屏幕使用光筆而不是鼠標作為指點設備。
第一個用於計算機的實時圖形顯示係統(SAGE計劃和伊凡蘇澤蘭的繪圖板)引入了多麵板窗口係統的概念。
20世紀60年代,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在加州門洛帕克的SRI國際公司增強研究中心的增強人類智力項目中開發了“在線”係統(NLS)。這台計算機集成了一個鼠標驅動的光標和多個處理超文本的窗口。Engelbarth的靈感部分來自nerval Bush在1945年提出的基於Memex桌麵的信息機器。
計算機的第一個原型(比爾英格力根據恩格爾巴特的草圖設計的):
計算機的第一個原型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斯(Douglas Engelbarth)於1948年完成了電子工程學位,並在NACA研究所(NASA的前身)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然而,有一天,他在開車上班的路上,突然靈光一現:他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工程師的真正使命,並不是去從事那些可能隻讓少數人受益的小項目。相反,他想做一些能造福全人類的事情。他回憶起布什的文章,開始思考如何建造一台可以增強人類智力的機器。在戰爭期間,他是一名雷達操作員,所以他能夠想象一個圍繞陰極射線管建立的顯示係統。用戶可以用圖形建立信息模型,並動態地跳到他們感興趣的任何地方。
事實證明,找到一個人來資助他的瘋狂想法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1955年,他獲得了博士學位,並在斯坦福研究所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裏他獲得了許多計算機部件小型化的專利。到1959年,他已經贏得了足夠的認可,並得到了美國空軍的資助,為他的想法努力工作。1962年,道格拉斯在一篇題為《提高人類智力》的開創性文章中發表了他的觀點。在這篇論文中,道格拉斯認為,數字計算機可以提供最快捷的方式,“提高人們處理複雜問題情境的能力,獲得適合他們特殊需求的理解,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設想計算機不是人類智力的替代品,而是增強人類智力的工具。他為這種技術描述的第一個假設的例子是,建築師使用類似於現代圖形CAD軟件的東西來設計建築。
對於1962年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思想飛躍。當時唯一存在的計算機是巨大的主機,通常用戶會使用所謂的“批處理”與它們進行交互。用戶將在一係列穿孔卡上提交一個程序,計算機將在預定的時間運行該程序,然後在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後檢索結果。甚至讓用戶在基於文本的終端上實時輸入命令的想法(在當時的行話中稱為“分時”)在當時也被認為是激進的。
經過多年的努力,道格拉斯和他不斷壯大的員工隊伍終於在1968年在一千多名計算機專業人士麵前公開展示了這一理念和技術。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也被稱為桂之父。
在線係統顯示器、鍵盤和鼠標:
二維非線性顯示
3-NLSmouse
NLSgui
道格拉斯的雙手操作三個輸入設備:一個標準打字機鍵盤,一個五鍵“和弦鍵盤”,以及一個大約幾個果汁盒大小的小矩形盒。靠近頂部有三個按鈕,通過一根很長的電線與電腦相連。
很多早期的研究都是基於孩子的學習風格。所以設計是基於兒童手眼協調的原始語言,而不是使用命令語言、用戶自定義宏程序或者成人專業人員後期自動轉換的數據。
1968年12月9日在舊金山舉行的計算機學會/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ACM/IEEE)——計算機學會秋季聯合計算機會議上的演講。它被稱為“所有示範之母”。
NLS會議(1968):On_Line_System_Videoconferencing_FJCC_1968
道格拉斯ⷦ馠豹68年的演示讓許多人感到驚奇,也讓更多的人不知所措。它讓人們看到了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在未來,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合作處理電腦屏幕上顯示的電子文件,並通過網絡即時傳送給其他用戶。這樣的未來對於一個靠賣複印機發家的公司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施樂公司的上層管理人員擔心在 "無紙化 "的未來,他們以紙張為基礎的公司將不可避免地消亡,他們決定最好確保自己能控製這項新技術。他們在1970年成立了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即PARC。
恩格爾巴特的工作直接導致了施樂PARC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初,有幾個人從SRI轉到施樂PARC。1973年,施樂PARC開發了「Alto」個人電腦。它有一個位圖屏幕,是第一台展示桌麵隱喻和圖形用戶界麵(GUI)的計算機。它並不是一個商業產品,但它被製造了幾千台,並在PARC以及其他XEROX辦公室和幾所大學中被大量使用多年。「Alto」極大地影響了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個人計算機的設計,特別是三河PERQ、蘋果Lisa和Macintosh,以及第一批Sun工作站。
GUI最早是由Alan Kay、Larry Tesler、Dan Ingalls、David Smith、Clarence Ellis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在Xerox PARC開發的。它使用窗口、圖標和菜單(包括第一個固定的下拉菜單)來支持打開文件、刪除文件、移動文件等命令。1974年,PARC開始研發Gypsy,這是第一個位圖 "所見即所得"(WYSIWYG)剪切和粘貼編輯器。1975年,施樂工程師展示了一個圖形用戶界麵,"包括圖標和首次使用彈出式菜單"。 1981年,施樂公司推出了一款開創性產品Star,這是一款融合了PARC許多創新技術的工作站。雖然在商業上並不成功,但Star極大地影響了未來的發展,例如在蘋果、微軟和Sun Microsystems。
1979年12月,喬布斯在施樂PARC參觀了Alto,由此產生了深刻的印象並獲得非常有價值的啟發。
"他們(PARC)給我看了三樣東西,但我被第一件東西亮瞎了,以至於我甚至沒有看到另外兩個。他們向我展示的東西之一是麵向對象編程。他們給我看了,但我沒get到。他們給我看的另一個實際上是一個聯網的計算機係統。有超過一百個Alto計算機在使用電子郵件等等,我也沒get到。那個亮瞎我的第一件東西就是圖形用戶界麵(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我認為這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好的東西。"
——Steve Jobs
「這裏解釋一下,關於喬布斯所說的麵向對象編程——Smalltalk」
Smalltalk 被設想為一種易於使用的編程語言和開發環境,以至於一個孩子都能理解它,而且在許多方麵都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目標。Smalltalk是世界上第一種麵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在這種語言中,程序代碼和數據可以被封裝成稱為對象的單一單元,然後可以被其他程序重用,而不必知道對象的實現細節。它還具有類似Java的現代功能,如自動內存管理,以減輕程序員的一些辛苦工作。Smalltalk的開發環境也是Smalltalk程序運行的用戶界麵,並引入了許多現代GUI概念。它最早開始形成於1974年左右,並不斷更新和增強。
SmallTalk是一個圖形化的開發環境(就像現代的可視化IDE),但它也是它運行的環境。這有點像微軟把Visual Studio開發成一個單獨的應用程序,而它本身就是Windows。你可以像普通的應用程序一樣,從文件管理器中啟動Smalltalk,但是一旦啟動,它就接管了Alto環境的整個呈現方式。
由Bell Labs的Rob Pike和Bart Locanthi Jr.於1982年設計的可編程位圖 圖形 終端。
Teletype_DMD_5620
最初打開時,Blit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的文字"dumb"終端,雖然比平時高一些。然而,在登錄到Unix主機(通過串口與終端連接)後,主機可以(通過特殊的轉義序列)加載軟件,由終端的處理器執行。這個軟件可以利用終端的全部圖形功能和附加的外設,如計算機鼠標。通常情況下,用戶會加載窗口係統mpx(或其後續的mux),它用鼠標驅動的窗口界麵取代了終端的用戶界麵,多個終端窗口全部通過單一可用的串行線連接到主機上進行複用。
Lisp機最初由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後來由Symbolics公司和其他製造商商業化,是早期的高端單用戶計算機工作站,具有先進的圖形用戶界麵、窗口化和鼠標作為輸入設備。Symbolics公司的第一台工作站於1981年投入市場,隨後幾年又有更先進的設計。
在這些GUI的先驅中,最重要的是1976年由史蒂夫ⷥ쥸斯和史蒂夫ⷦ𒃨克在車庫裏成立的一家小型創業公司,名為蘋果電腦。蘋果公司靠著大受歡迎的蘋果電腦建立了自己的財富,它既能顯示文字和圖形,又有傳統的命令行界麵。蘋果是一家年輕的公司,發現自己資金充裕,更願意承擔風險。許多前施樂公司的PARC工程師在蘋果公司找到了新的工作,並開始重現他們在Alto和Smalltalk上的工作,但他們的產品將真正實現商業化,並有可能變得非常流行。
從1979年開始,由喬布斯(Steve Jobs)發起,傑夫ⷦ斯金(Jef Raskin)領導,蘋果電腦公司的Apple Lisa和Macintosh團隊(其中包括施樂PARC小組的前成員)繼續發展這種想法。1983年發布的Lisa以高分辨率的基於文具(以文檔為中心)的圖形界麵為特色,在先進的基於硬盤的操作係統之上,它的特點是預先的多任務處理和圖形化的進程間通信。1984年發布的相對簡化的Macintosh,設計成本更低,是第一個使用多麵板窗口界麵的商業成功產品。它使用了一個桌麵的比喻,文件看起來像紙片,文件目錄看起來像文件夾。文件目錄看起來像文件夾。有一套桌麵配件,如計算器、記事本和鬧鍾,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在屏幕周圍擺放;用戶可以將文件和文件夾拖到屏幕上的垃圾桶圖標上刪除。與Lisa相反,Macintosh采用的是以程序為中心而不是以文件為中心的設計。蘋果在很久以後的OpenDoc中重新審視了以文檔為中心的設計,但方式有限。
施樂公司的PARC工作對蘋果Lisa和Macintosh的GUI的影響有多大,目前還存在一些爭議,但很明顯,這種影響是廣泛的,因為Lisa GUI的第一個版本甚至沒有圖標,這些GUI原型至少是鼠標驅動的,但完全忽略了WIMP("窗口、圖標、菜單、指向設備")的概念。蘋果Lisa原型的第一批GUI截圖顯示了早期的設計。蘋果公司的工程師參觀了PARC的設施(蘋果公司通過在IPO前購買蘋果公司的股票來補償施樂公司,從而確保了這次參觀的權利),隨後PARC的一些員工被調到蘋果公司,從事Lisa和Macintosh GUI的工作。然而,蘋果公司的工作大大擴展了PARC的,例如增加了可操作的圖標,以及文件係統中對象的拖放操作(見Macintosh Finder)。
1984年,蘋果公司發布了一個電視廣告,在CBS轉播超級碗第18屆比賽期間介紹了蘋果Macintosh,該廣告旨在讓人們思考計算機,將用戶友好的界麵確定為個人計算機,與以往的商務型係統相區別,並成為蘋果產品的標誌性代表。
Macintosh的桌麵
Apple_Macintosh_Desktop
1986年,蘋果IIgs問世。IIgs是成功的Apple II係列的一個非常先進的型號,基於16位技術(實際上是將兩台機器合二為一)。它配備了一個新的操作係統——Apple GS/OS,其特點是類似Finder的圖形用戶界麵,與Macintosh係列非常相似,能夠處理其視頻圖形芯片(VGC)的高級圖形功能。
Apple GS/OS的桌麵
AppleIIGSOS
這時,除了蘋果公司之外,不止一家公司在研究個人電腦的圖形用戶界麵。VisiCorp是第一個電子表格VisiCalc的製造商,它正在為IBM個人電腦開發圖形界麵。它在1983年以VisiOn的名義發布,但極高的價格(僅軟件價格就高達1,495美元)和當時苛刻的硬件要求(帶硬盤的PC-XT、512KB的內存和鼠標)使它未能大賣。此外,它還相當笨拙,使用單色CGA圖形模式(640×200像素),而且比其他GUI更基於文本。例如,它根本沒有使用圖標,需要用戶點擊文本標簽來啟動程序或處理文檔。它沒有像Alto、Star、Lisa和Macintosh那樣使用按比例間隔的字體;相反,所有的字符都是固定寬度的。它甚至放棄了對角線指向的鼠標光標箭頭,恢複到1968年的垂直箭頭。
vision-small
蘇聯「Agat」 PC於1983年發布,具有圖形界麵和鼠標設備。「Agat」 是前蘇聯生產的一係列8位計算機。它使用與Apple II和Commodore 64相同的MOS Technology 6502微處理器。受蘇聯無線電部委托,多年來它一直是蘇聯學校中流行的微型計算機。
AGAT-7
早期版本的「Agat」帶有一個磁帶閱讀器和一個鍵盤,盡管後來的版本用一個5英寸的軟盤驅動器取代了磁帶閱讀器。鍵盤采用標準的俄羅斯鍵盤布局,並提供西裏爾語或拉丁語符號的選擇。早期型號的可升級性非常有限,但後來的型號加入了額外的升級和外設插槽以允許擴展。其他可用的外圍設備包括打印機、鼠標和內存升級。顯示器是通過一台30厘米的Secam電視提供的,而不是專門的電腦顯示器,它通過一條1米長的電纜連接到機器的其他部分。
總的來說,VisiOn是笨拙的,也是失敗的,但僅僅是它的發布就激發了比爾·蓋茨的靈感,他提出了一個競爭產品,最初的名稱是界麵管理器,但後來改名為更熟悉的Windows。1983年發布的早期屏幕截圖看起來就像VisiOn和微軟Word for DOS界麵(它本身就來自於Bravo,Alto上的第一個圖形用戶界麵文字處理器)之間的交叉,但到1985年發布的時候,它已經是彩色的,並且擁有所有常見的圖形用戶界麵外觀,如滾動條、窗口控製部件和菜單,盡管不像Lisa和Macintosh那樣有一個單一的菜單欄,每個應用程序都有自己的菜單欄,就在標題欄的下方。
win prototype
另一個不同之處是使用平鋪而不是重疊的窗口。這個決定是由施樂PARC的人做出的,他們曾決定為Star使用平鋪窗口,以避免用戶的困惑,但比爾ⷨ茨並不十分喜歡,所有未來的Windows版本都將使用重疊模式。微軟是Macintosh最早的第三方開發者之一,實際上在Mac向全世界發布之前,微軟就已經使用了第一台Mac的測試版模型。無疑這影響了未來Windows的發布方向。
Windows 1.01。兩個平鋪窗口之間的邊界正在調整大小
win101-small
Tandy的DeskMate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在其TRS-80機器上,並於1984年移植到Tandy 1000係列上。像當時大多數PC GUI一樣,它依賴於磁盤操作係統,如TRSDOS或MS-DOS。該應用程序在當時很受歡迎,包括了許多程序,如Draw、Text和Calendar,還吸引了外部投資,如DeskMate的Lotus 1-2-3。
DeskMate_3.02
Digital Research (DRI)創建了GEM作為個人電腦的附加程序。GEM的開發目的是為了與商業計算機上現有的CP/M和DOS操作係統一起工作,如IBM PC兼容機。它是由DRI的軟件,即GSX開發出來的,由前PARC員工設計。它與Macintosh桌麵的相似性導致了蘋果電腦公司的版權訴訟,並達成和解,其中包括對GEM的一些修改。這是20世紀80年代一係列與GUI設計有關的 "外觀 "訴訟中的第一起。
GEM從1985年開始在消費市場上得到廣泛的應用,當時它是Atari ST係列個人電腦的Atari TOS操作係統的默認用戶界麵。它也被其他計算機製造商和分銷商(如Amstrad)捆綁使用。後來,它與銷售最好的DOS數字研究公司的IBM PC兼容機版本DR-DOS 6.0一起發行。1992年,隨著Atari ST產品線的退出,以及同期微軟Windows 3.0在PC戰線的普及,GEM桌麵逐漸淡出市場。
Atari ST上的GEM
Atari_TOS_1_0
MSX-View是由ASCII公司和HAL實驗室為MSX計算機開發的,它包含了頁麵編輯、頁麵查看、頁麵鏈接、VShell、VTed、VPaint和VDraw等軟件。MSX-View包含的軟件有:Page Edit、Page View、Page Link、VShell、VTed、VPaint和VDraw。鬆下FS-A1GT內置的MSX View的外部版本作為鬆下FS-A1ST的附加軟件在磁盤上發布,而不是512 KB ROM DISK。
MSX-View
1985年,Commodore公司推出了Amiga計算機,並推出了名為工作台的圖形用戶界麵。它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可以在 "堆棧 "中上下移動窗口,可以在窗口中選擇、移動和工作,而不會自動將其帶到前麵。它的頂部還有一個菜單欄,通常是隱藏的,使用鼠標右鍵激活。
Amiga_Workbench_1_0
1986年,Berkely Softworks發布了GEOS。最初是為8位家用電腦Commodore 64編寫的,不久後又為Apple II係列編寫。後來,該公司將這個名字作為IBM PC係統的PC/Geos,然後是Geoworks Ensemble。它附帶了幾個應用軟件,如日曆和文字處理程序,一個裁剪版作為美國在線的DOS客戶端的基礎。與競爭的Windows 3.0圖形用戶界麵相比,它可以在簡單的硬件上運行得相當好,但它的開發者對第三方開發者有一個限製政策,使它無法成為一個嚴重的競爭對手。而且它的目標是8位機器,而16位計算機時代正在到來。
geos-small
Windows本身在1987年底更新到2.0版本,放棄了平鋪窗口的方法,而采用了現在傳統的重疊方法。這個版本,以及惠普出售的名為NewWave的增強軟件,導致蘋果就圖形用戶界麵的 "外觀 "起訴微軟。蘋果最終輸掉了這場官司,盡管當時惠普已經將NewWave撤出了市場。
win2-small
同樣是在1987年,英國Acorn電腦公司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圖形用戶界麵,同時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基於32位RISC的微型計算機Acorn A305/A310。這款圖形用戶界麵使用了比例大小的滾動條,並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屏幕底部的 "Dock "或架子,可以保存啟動常用程序和工具的快捷方式。這款名為 "Arthur "的圖形用戶界麵也是第一款具有屏幕字體抗鋸齒顯示功能的產品,即使在16色模式下也是如此。
riscos
1988年,喬布斯發布了NeXTSTEP,這是喬布斯的NeXT電腦的新圖形用戶界麵和操作係統,也是他在1985年離開蘋果後的第一個重大項目。NeXTSTEP為其所有的GUI組件引入了銳利的3D斜麵外觀,是第一個使用 "X "符號來表示關閉窗口小部件的產品,並在左上角引入了垂直菜單條的概念,它也可以在任何時候被 "撕掉",這樣用戶就可以在屏幕上的任何一點留下特定的菜單。NeXTSTEP也有一個Dock,它可以在屏幕的任何一側使用(但默認是在右側)。
next-small
同樣是在1988年,第一個圖形版本的OS/2問世,這是一個旨在取代DOS的項目,(當時)是IBM和微軟的合作項目。OS/2 1.0一直是純文本的,但1.1版本帶有一個稱為演示管理器的圖形用戶界麵。這在視覺上與Windows 2.0十分相似。
OS-2
就在20世紀80年代末之前,AT&T和Sun(Open Look)以及DEC和HP(Motif Open Software Foundation或OSF)生產的Unix工作站上開始出現新的圖形用戶界麵。這些圖形用戶界麵運行在被稱為X的網絡化窗口架構之上,該架構後來成為Linux上圖形用戶界麵的基礎。這些簡單的圖形用戶界麵試圖模仿微軟Windows的外觀,但仍然允許訪問下麵的Unix shell的功能。X還引入了一種新的GUI理念,即隻需將鼠標光標移動到一個窗口上,就會自動激活該窗口並允許用戶開始輸入。
X Window係統(198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發明)最初的設計目標隻是提供一個框架,在一個大型工作站顯示器上顯示多個命令shell和一個時鍾。X的理念是 "策略和機製分離",這意味著它將處理基本的圖形和窗口請求,但將界麵的整體外觀留給各個程序。
為了提供一個一致的界麵,在X窗口服務器之上需要第二層代碼,稱為 "窗口管理器"。窗口管理器處理窗口和窗口部件的創建和操作,但不是一個完整的圖形用戶界麵。在此之上又創建了另一層,稱為 "桌麵環境 "或DE,根據Unix廠商的不同而不同,因此Sun公司的界麵與SGI公司的界麵看起來會有所不同。隨著90年代初Linux和FreeBSD等自由Unix克隆軟件的興起,人們對自由、開源的桌麵環境的需求也隨之而來。滿足這一需求的兩個比較突出的項目是分別於1996年和1997年開始的KDE和GNOME工作。
Gnome-2.28
90年代開始,其他個人計算平台的受歡迎程度急劇下降,隻剩下Windows和Macintosh是GUI戰爭的幸存者。數字研究公司在1989年停止銷售GEM,幾年後該公司被Novell公司收購。Atari在1993年停止銷售其ST係列,同年NeXT停止銷售自己的硬件,完全專注於操作係統,他們將在1997年被蘋果收購(或接管,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Commodore在1994年破產。Arthur,Acorn電腦上的RISC OS的一部分,將繼續被出售,直到1998年。
隨著1990年3.0版和1992年3.1版的發布,Windows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雖然仍然缺乏Macintosh的許多功能(如基於圖標的文件管理器),但它很敏銳,有好看的圖標,並銷售了數百萬份。
win3
在Windows 3.11之後,微軟開始開發麵向消費者的新版操作係統。Windows 95旨在整合微軟以前獨立的MS-DOS和Windows產品,並包括一個增強版的DOS,通常被稱為MS-DOS 7.0。它還對GUI進行了重大的重新設計,被稱為 "Cairo"。雖然Cairo從未真正實現,但從Windows 95開始,Cairo的部分內容就出現在後續版本的操作係統中。Win95和WinNT都可以運行32位的應用程序,並可以利用英特爾80386 CPU的能力,作為先發製人的多任務處理和高達4 GB的線性地址內存空間。Windows 95被宣傳為基於32位的操作係統,但實際上它是基於混合內核(VWIN32.VXD)與Windows for Workgroups(3.11)的16位用戶界麵(USER.EXE)和圖形設備界麵(GDI.EXE)的混合內核,它有16位內核組件與32位子係統(USER32.DLL和GDI32.DLL),允許它運行原生16位應用程序以及32位應用程序。在市場上,Windows 95取得了不折不扣的成功,促進了人們對32位技術的普遍升級,在發布後的一兩年內就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操作係統。
伴隨著廣泛的營銷活動,Windows 95一經推出就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很快成為最受歡迎的桌麵操作係統。 Windows 95見證了瀏覽器大戰的開始,此時萬維網開始在流行文化和大眾媒體中受到極大的關注。微軟起初並沒有看到Web的潛力,Windows 95在出廠時就附帶了微軟自己的在線服務 "微軟網絡"(The Microsoft Network),該服務隻能撥號上網,主要用於自己的內容,而不是上網。隨著Netscape Navigator和Internet Explorer的版本在隨後的幾年裏快速發布,微軟利用其桌麵的優勢推崇自己的瀏覽器,並形成了以單一文化為主的網絡生態。
Windows 95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為Windows 98和Windows ME。Windows ME是微軟基於Windows 3.x的操作係統係列中的最後一款。Windows經曆了平行的32位進化之路,其中Windows NT 3.1於1993年發布。Windows NT(for New Technology)是一個原生的32位操作係統,采用了新的驅動模型,是基於單碼的,並提供了應用程序之間的真正分離。Windows NT還支持NTVDM中的16位應用程序,但它不支持基於VxD的驅動程序。Windows 95作為Windows NT的前身,應該在1993年之前發布。這個想法是為了促進32位應用程序的發展與向後兼容--為更成功的NT發布引路。在多次推遲之後,Windows 95的發布沒有使用unicode,而是使用了VxD驅動模型。Windows NT 3.1發展到Windows NT 3.5、3.51,然後是4.0,當時它終於與Windows 9x桌麵對應的軟件共享類似的界麵,並包含了一個開始按鈕。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然後是Windows 7,繼續進化。Windows XP和更高版本還提供了64位模式。Windows服務器產品隨著Windows Server 2003(可提供32位和64位IA64或x64)的推出而出現了分支,然後是Windows Server 2008,然後是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2000和XP共享相同的基本GUI,盡管XP引入了Visual Styles。在Windows 98中,引入了Active Desktop主題,允許桌麵采用HTML方式,但這一功能受到了客戶的冷落,他們經常禁用這一功能。最後,Windows Vista明確停用了它。
win95
盡管軟件界麵明顯同質化,但仍有創新的空間。Windows 95引入了 "開始菜單 "的概念,所有的程序都可以從這裏啟動,而任務欄則可以在所有正在運行的程序之間進行切換。1995年作為BeBox電腦的一部分推出的BeOS,1998年作為PC的操作係統,引入了 "任務欄分組 "的概念,任務按應用類型排序,因此在文字處理器中加載的每個文檔都可以在該文字處理器下的子菜單中找到。BeOS還增加了類似Smalltalk的標題欄的概念,允許用戶沿窗口頂部向左或向右移動標題欄,以使背景應用程序仍然可見。
BeOS_Desktop
beos-small
蘋果也沒有停滯不前,為他們的新操作係統Mac OS X開發了名為Aqua的新GUI,它本身就是與NeXT合並的結果,核心是NeXTSTEP的新版本。Aqua引入了GUI的理念,每個窗口在內存中都是雙緩衝的,因此所有重繪都在屏幕外進行且不可見(在OS X中嚐試同樣的 "在微軟Word文檔上移動Finder窗口 "的技巧,無論你的眼睛有多快,都不會看到重繪)。
Aqua還引入了一些吸引眼球的功能,比如最小化窗口可以拉伸和擠壓到擴展塢中,以及 “表格”的概念,一個對話框出現後可以直接從其附加的應用程序中放大。在蘋果最新版本的OSX中,一項名為Expose的新功能通過增大和縮小每個打開的應用程序的窗口,以便將它們全部顯示在一個屏幕上,為應用程序切換帶來了新的變化。
osx-small
小結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