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漲幅回落PPI好於預期 專家:不存在通脹壓力|PPI|工業品|通脹壓力

人才吸引蹚出“企業認定、政府認賬”新路子

新竹市2025-07-05 07:24:16 5天山汇景园河南濮阳台前县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人才認定不能隻看論文、專利、職稱等‘帽子’,應更多讓企業自己說了算。要探索企業認定、政府認賬的模式。”近日,在東部一經濟大省代表團的分組討論會上,來自政府、科研院所、企業三方的多位人大代表圍繞如何更好吸引人才、完善人才認定機製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製度改革,賦予用人單位更大自主權,深化人才分類評價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係等。

是不是人才,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

“企業既然願意花高薪聘用一個人,就已經能說明這個人對企業‘有用’。建議政府可探索向重點企業、科研院所按規模、貢獻等分配人才引進名額,讓企業自己認定上報人才名單。”一位來自科研院所的人大代表在會上提議。

過去,地方政府引進人才政策對人才的定義和標準設定了很多硬門檻,比如學曆、年齡、職稱、擁有專利數量等,這些標準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篩選出部分人才,但隨著科技創新潮流的加速,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蓬勃發展,人才的定義更加多維,以往的認定標準愈顯“過時”。

“很多新興領域對什麽是人才還沒有統一標準,像馮驥上大學的時候一度沉迷遊戲,放棄考研,王興興偏科嚴重,但這些並不妨礙他們後來在各自熱愛的領域變得優秀。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擁有的教授、院士人才相對少,但也不妨礙實現科技突破、產業創新。吸引人才還是要企業認定、政府認賬。”一位主政地方的人大代表談及此時,引得現場在座的不少人頻頻點頭。

“但政府認賬是要出錢的,如何防範這裏麵的風險?”在場的另一位人大代表緊接著提出疑問。

改革不能因噎廢食,要讓有發言權的企業變得真正有決定權,政府就要轉變職能。“政府可以先做試點,至少要先做起來,再慢慢摸索操作程序。”

從科技創新到商業化落地,企業是主體,他們擁有敏銳的市場趨勢洞察力,是產業創新的“出題人”;技術攻關需要企業、科研院所共同解題,成果最終由市場“閱卷”。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搭台子,提供好政策支持和服務。

“政府一開始怎麽會知道發展什麽產業有前景?都是企業在‘出題’,政府在第二個環節上出支持政策。還是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的主導作用。”上述主政地方的人大代表說,政府認賬就是要在人才落戶、住房、社保、子女上學等政策上給予支持,讓人才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

“接下來我們要著力推動改革,把人才認定的新路子摸索走通。”

多嘴多舌網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多嘴多舌網   sitemap谷歌留痕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