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要開兩會了,今年不僅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還是三中全會後第一個完整年度,兩會不僅是國家政策的風向標,也是資本市場的晴雨表,所以大家也是尤其期待和關注。
兩會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國務院向人大所作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預算報告,通過這兩份報告可以了解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以及財政貨幣的政策力度,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今年兩會有哪些預期。
首先,當前31個省市已經召開地方兩會,並且公布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北京和上海兩地的經濟增長目標與全國目標一致性是最高的,今年兩地仍設定為GDP增長5%左右,所以大概率全國目標也會一致。
其次,目前各地公布的CPI預期目標為2.0%,雖然較之前3.0%略有下調,但把CPI從0.5%提升到2%仍然需要卯足全力,所以在達成此目標之前,刺激政策可能仍會延續,比如大家期待的大力提振消費和房地產止跌回穩政策可能仍是重頭戲。
最後,最近瑞銀和高盛都在盛傳小作文,預計今年赤字率將會達到4%,每增高一個點相當於財政支出增加1.3萬億,財政政策的力度今年還是拉滿的。
資本市場方麵,我們一起回顧下曆史上兩會期間市場表現。自2010-2023年,“兩會”期間的A股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日曆效應,無論是在會前還是會後,都以上漲為主,而在召開期間的走勢相對偏弱。究其原因,一般來說,在兩會召開前夕,市場往往對於政策的預期升溫有利於提升市場做多熱情;在兩會期間,部分資金可能選擇蟄伏以觀察市場動向; 兩會之後,由於政策定調更為明確,資金可以有的放矢。
風格方麵,兩會前後國證2000、中證1000等中小盤股指數好於上證50、滬深300等權重股指數。從上漲幅度來看,過去14年wind全A在兩會前5個交易日、兩會期間、兩會後5個交易日裏的累計收益率中位數分別為0.8%、-1.6%和0.4%,創業板指為-0.3%、-0.2%和0.9%。過去14年在兩會前5個交易日、兩會期間、兩會後5個交易日裏的累計收益率中位數分別為1.5%、-1.2%和1.3%,而為0.4%、-1.9%和-0.1%。
除此以外,會議後疊加上市公司會陸續發布年報,績優股也會更加受到市場追捧。
最後強調一下,兩會並不是行情的結束,隻是階段性的事件催化,並不會改變根本的投資邏輯,後市行情大家還是可以繼續期待。
(轉自:策略優基基)
網站SEO優化如何提升排名?網站SEO優化方法有哪些? [阅读]
快手小黃車開通多少錢?揭秘快手小黃車開通費用 [阅读]
百度SEO技巧(從搜索引擎角度出發) [阅读]
抖音視頻100播放量能賺多少錢?收益標準是什麽? [阅读]
抖音IP屬地是否會顯示錯誤?如何避免? [阅读]
SEO外鏈優化技巧(提高網站權重) [阅读]
網站圖片優化策略(提升用戶體驗和網站排名) [阅读]
網站建設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和事項?網站建設中哪些細節很重要? [阅读]